现在所处位置:首页 >> 健康园地 >> 正文
冬季养生“四步法”
(2019/1/21) 来源:天水市三院 中医康复科
 

 

    中医传统认为,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,因为“气始于冬至”。从冬季开始,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,由动转静,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,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。从中医阴阳理论说,冬至是阴气盛极而转衰,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,阴阳转化,在运动中构成了自然界与人体的平衡与和谐,养生也要顺应此规律。

 

    一、保暖:从头、脚开始

    冬至阴寒之气隆盛,成为“进九”之始。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,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“数九”。所以冬至养生首先要多衣、避寒邪,特别是要注重头、足部的保暖。中医认为,头是各条阳经会聚之处,心为阳脏贯通胸背,寒易从脚而生,因此,头部、胸背部、足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,年老阳气弱者更应注意。出门应戴好帽子,避免湿发出门。人们常把脚称为“人之根本”,正因为脚是三阴经交汇的地方,所以比较怕冷,沐足能起到暖脚暖身、保健的作用。不过,热水泡脚也是有禁忌的。譬如,患有脚气的人,病情严重到起泡时,就不宜热水泡脚,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。另外,对于阳虚怕冷的人,泡脚能温通经络、活血化瘀;但是对于本身阴虚体质的人,恰恰就如“火上浇油”,不但达不到保健的目的,而且很容易导致“上火”;特别是老年人,泡脚时间过长的话,会引发出汗、心慌等症状。孕妇也不宜长时间用热水泡脚。

 

    二、运动:动中求静

    冬至起,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,我们体内的阳气如何升发呢?“动则生阳、静则生阴”。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,但是过度的升发阳气就会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蛰藏的养生道理了。冬季运动,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,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,要在动中求静,以臻安身静体、气定神闲的境界。八段锦、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。如果运动时间不适合,会消耗人体内储存的能量,扰乱正常的生理周期,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健康。等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,晨练过早容易使人体受寒冷空气刺激,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
 

    三、饮食:补充津液

    中医认为,最好的进补时间是从“冬至”开始,到“三九”结束,一共27天。这时进补可以为来年春天预防传染病、增进体质打下基础。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,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,导致内热积聚,郁热上?_。过食肥甘厚味,易导致饮食不化,聚湿生痰生热。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,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,如荸荠、藕、梨、萝?、白菜等。南方人有习惯早餐喝热粥,可以润燥滋阴,益于养生。

 

    四、养心:宽厚畅达

    民间养生有“起居有常,养其神也,不妄劳作,养其精也”的说法,冬至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,就能保养神气,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。养生也要重点养心,要养生先养善良、宽厚之心,心底宽自无忧。保持精神畅达乐观,不为琐事劳神,不要强求名利、患得患失。要注意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,节制喜怒,多听音乐,参加娱乐活动,积极乐观地面对寒冷的天气变化。还要多晒太阳,接受“光合作用”,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。(郭   供稿)

 

 

 


设为首页
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 地理位置

版权所有:恒彩娱乐注册app - 恒彩娱乐注册登录 - 沪电股份